出身基層一家9口住板間房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公屋長大:未試過苦怎知道甜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9/02/14 17:48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33

分享:

分享:

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童年曾住板間房,並於公屋成長。

「咪做大嘥鬼」,這句洗腦口號一講就記得環境局局長黃錦星。黃局長出身於基層家庭,他童年住板間房、於公屋長大,至後來成為局長,可說是其中一個「獅子山下」的奮鬥故事,他的成長經歷更為他日後成為環境局局長埋下種子。

黃局長今天(2月14日)出席《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——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》講座時,向在場的中四學生分享他的成長故事及經歷。他憶述童年曾居於深水埗的板間房,一家人睡在一張碌架床,後來黃家獲編配到慈雲山的沙田坳邨,正正位於獅子山下。黃局長笑說:

抽到公屋是很幸運,我們7兄弟姊妹與父母,一家9口由一張碌架床,變為兩張碌架床生活。

黃局長與一眾中四學生分享他的成長故事。(黃建輝攝)

工廠打工穿膠花幫補家計

沙田坳邨是當時九龍區最高的屋邨,黃局長住在19樓,左面望到飛鵝山,右面是獅子山,還看得到全個九龍半島及維多利亞港。媽媽自小教導他不可以浪費食物,所以他從小培養「惜食」的習慣,小時候穿表哥的二手衫。為了幫補家計,他在家中幫媽媽穿膠花,到初中開始便當補習老師,但他認為這是成長的重要經歷:

未試過苦,怎知何謂甜。

當時香港開始有郊野公園,黃局長形容「落街可以行去獅子山郊野公園」,家裡空間狹窄,他會帶著書本到郊野公園溫習,與此同時,又可享受免費的大自然美景。他的姐姐當時於香港大學修讀社會工作學系,經常做義工,他中三開始便跟著姐姐做義工,為他成長種下了很多種子。

小時候的黃局長住在深水埗板間房。

與環保結下不解緣

黃局長指自己中學階段生活簡樸,高中時就讀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,他與同學很享受「免費郊遊」,當時麥理浩俓新興,他們會由慈雲山行去大帽山。他暑假既做義工,也要到工廠打工:

老師給我們一項功課,要研究香港不同的地衣,為了集齊各類地衣,我們於是去了當時未開發的大嶼山。即使去大嶼山也要自己賺水腳。

他愛好環境科學,同時亦關心社會,影響他的選科志向,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修讀5年課程,並於1988畢業。畢業後4年,他在工作上遇到一個環保屋邨項目,擔任該項目的建築師,他的設計獲得了不少獎項,也令他對綠色建築感興趣。後來,黃局長於加拿大卑詩大學研究院進修可持續建築環境,一切都離不開環保與建築。在當地生活,他不改節儉的生活態度:

在加拿大深造兩年,天寒地凍,我會尋找最便宜的食物,經常吃學校幾元加紙(加幣)的pizza,應該是全校最便宜的午餐。

到2003年沙士(SARS)襲港,他不幸被裁員,但他認為這些經歷都是好的,是人生的一部分。

黃局長曾居於沙田坳邨,正正就在獅子山下。(黃建輝攝)

一家三口過環保生活

即使現在出任環境局局長,生活條件優越,他與建築師太太及女兒,一家三口都過著環保健康的生活,他們有一條家規:

如天文台公布當晚氣溫28度或以上,我們才會考慮開冷氣。

於冬天出世的黃局長表示,太太過去都會送他衣服作生日禮物,冬天衣服愈來愈多,但他穿著的次數少,於是他索性跟太太說不必再送他衣服。太太抱怨「送禮物給你還說話多多」,打趣說以後也不送禮物給他。

黃局長認為快樂的生活是無價,而他成長的種種經歷,都為他今天作為環境局局長奠下基礎,以致他構思出相關的政策,例如開創惜食香港運動、積極籌備新郊野公園等。

撰文 : 駱秀玲 TOPick記者